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dyndns.info)◇◇

  梦中的丁香
  文/赵宏杰

  初识戴望舒,是在一个多梦而敏感的季节。那时,十三四岁的光景吧。在旧
书市场淘书,看到厚厚一本《中国现当代诗选》,便十分欢喜地买来看。书确实
是好书,几乎囊括了中国现代以来所有代表性诗人的代表作。从头翻看下来,每
首都甘之若饴,难以释卷。
  但某一天,翻到一位诗人的一首诗歌后,却再也不想向后翻下去了,眼睛和
心思全部凝结在那些长长短短、流淌跳跃的诗句上。年少时的心就是这样,无论
喜欢或不喜欢,都异常坚决和执著,没有任何理由。
  这个诗人叫戴望舒,这首诗就叫《雨巷》。   
  其实,那本书只是简单的编选,除了在诗题后署个作者名,再没有任何的注
释和赏析。那个年代的书大抵如此。但那些简约而伤感的句子,却不由分说地便
击中了我,击中了一位尚在爱情蒙昧时期的少年心底最柔软的忧伤和向往——
  “撑着油纸伞,独自/彷徨在悠长,悠长/又寂寥的雨巷/我希望逢着/一个丁
香一样的/结着愁怨的姑娘……”
  读着读着,眼前不自觉就浮现出这样一幅凄迷、唯美的画面:应该是五六月
份的梅雨季节,一条狭窄破旧且仄仄长长的江南小巷,一位散发着丁香一样的芬
芳香味的姑娘,穿着淡紫碎花衣裙,青衿长衫的青年打伞向她迎面走来。两个人
的偶然相逢,注定会有一段美丽的故事。
  我认为,那便是爱情了。
  再过两年,因了这《雨巷》和雨巷里的丁香,又专门到书店买了一本《戴望
舒全集》,方知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望舒笔下的《雨巷》,其本意并不是一首情
诗,更多的是被时境憋得透不过气、又找不到出口和希望的一种真实心情的写照。
但这并未丝毫妨碍自己对那诗中人儿始终如一的惦念和喜爱,兀自固执地将它作
为一首爱情诗歌来读。
  一抹懵懂丁香梦,浑然不觉逾十载。后来,没有穿上那身飘逸洒脱的青衿长
衫,却携笔从戎,穿上了稳重、威武的军装。这一穿,就一直到现在。军旅恍惚,
不论到哪,那两册早已发黄了的《诗选》和《戴望舒全集》是始终带在身边的。
期间,经历了几次或长或短的爱情,剧中那美丽的女主角们如转螺般,走近,又
走远,却没有一位是少年时候的那位丁香姑娘。
  也许,大多数人的心中,包括对多情而超群的一代才子望舒而言:清新脱俗、
哀怨惆怅的丁香,或者关于丁香的种种象征——也都仅仅存在于不切实的幻想中,
只能是一个美丽婉约而从未实现的梦吧。不然,那窄窄长长的诗行里,为何会有
那么多的彷徨、那么多的叹息呢?
  刚上网时,注册笔名,未假思索即键入“雨巷”二字,突然发现叫这名字的
何止成百上千?无奈,只好再加上“军中”为前缀。“军中雨巷,雨巷军中”,
就让自己在紧张忙碌且缺乏些浪漫情怀的军营,悄悄藏护一份关于青春,关于雨
季,关于爱情的梦境好了。
  因为我知道,在遥远的一个不知名的所在,一定会有一个叫丁香的长发女子,
正静静地用她太息一样的目光守侯着我,再守侯着我,等我举伞轻轻走进她的巷
口。那时,也许我们相互什么话也没有说,仅仅是不经意的一瞥,便很快擦肩,
走远,只余下那条悠长悠长的小巷见证这样一次相遇。虽然是在梦里,但我已读
懂她所有的美丽和轻愁。
  这,已经足够。 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dyndns.info)◇◇